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统合信息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下载中心  
《计量学报》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作者手册
审稿人手册
格式要求
投稿指南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2年 43卷 2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热学计量
 
       热学计量
145 替代汞三相点的研究和新温标展望
张金涛,梁宇,冯晓娟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1
从国际温标 ITS-90 的定义固定点中替代汞三相点,是全球禁止汞的商业交易公约实施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温度计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要达到替代的目标,候选替代物三相点温坪的计量性能必须达到汞三相点的水平,替代物三相点的复现装置成本可接受、复现技术不复杂;汞三相点被替代后,必然引起温标结构的改变。针对上述问题,对国际温度计量领域替代汞三相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新温标将如何修订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2022 Vol. 43 (2): 145-150 [摘要] ( 307 ) HTML (1 KB)  PDF (412 KB)  ( 269 )
151 SF6及CO2三相点替代Hg三相点内插方法可行性探究
杨锦楠,潘江,孙建平,李婷,汪洪军,于娇,阮一鸣,王光耀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2
在不改变90国际温标内插方程形式的基础上,针对83.8058K到273.16K温区,分析了六氟化硫(SF6)和二氧化碳(CO2)三相点替代汞(Hg)三相点后,导致的内插方程变化带来的温度偏差以及传播不确定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F6和CO2三相点替代Hg三相点后,该方程在该温区仍具有适用性;在复现不确定度相同的情况下,Hg三相点、SF6三相点和CO2三相点带来的整个温区的传播不确定度依次减小,并预测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SF6三相点的复现不确定度优于0.25mK(k=1),CO;2三相点不确定度复现优于0.27mK(k=1)可以维持国家温度基准水平不变。
2022 Vol. 43 (2): 151-156 [摘要] ( 239 ) HTML (1 KB)  PDF (2043 KB)  ( 158 )
157 溴苯熔点研制及复现方法研究
杨月,陈乐,孙建平,李婷,郝小鹏,阮一鸣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3
研制了可用于工业铂电阻温度计现场校准的溴苯熔点。对溴苯过冷度、熔点复现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比较了基于曲线拟合法和切线交点法的两种熔点取值方法,最后对溴苯熔化温坪用于现场校准的实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溴苯熔点的使用建议。实验表明:溴苯凝固前的保温温度越接近其凝固点温度,过冷度越小;溴苯熔化时保温温度越高,升温速率越大,熔化温坪斜率越大,熔化温坪维持时间越短;当保温温度设置为-30℃时,溴苯熔化温坪可持续6h以上,熔化温坪拐点的复现性优于2.5mK,溴苯熔点平均值为-30.8301℃,可以满足工业铂电阻温度计现场校准的要求。
2022 Vol. 43 (2): 157-162 [摘要] ( 211 ) HTML (1 KB)  PDF (2179 KB)  ( 250 )
163 真空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研制
宋健,郝小鹏,胡朝云,周晶晶,杨延龙,刘洋,谢臣瑜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4
为满足红外遥感载荷实验室辐射定标需求,实现红外遥感辐射量值溯源到ITS-90国际温标,研制了真空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黑体腔开口直径为25mm,深度220mm,内部喷涂高发射率涂层,通过仿真计算黑体腔的发射率优于0.9999。在真空下测试了镓固定点相变坪台的复现性为4.4mK,坪台稳定性优于2mK。测量了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工作时的亮度温度,其在8~16μm范围内亮度温度平均值为302.905K。研究了循环液体温度对镓相变坪台和黑体亮度温度的影响。对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4K。
2022 Vol. 43 (2): 163-168 [摘要] ( 253 ) HTML (1 KB)  PDF (2105 KB)  ( 219 )
169 Ga-In共晶固定点复现及赋值研究
王成科,周静伟,汪洪军,孙建平,李婷,阮一鸣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5
次级固定点进一步分度温度计应用于温度校准已成为减小温度量值传递不确定度的重要方法。围绕Ga-In二元合金,以高复现水平为目标,详细介绍了大尺寸固定点容器研制、固定点灌注过程,开展了固定点复现性、亚配比剩余镓温坪验证实验研究;采用了切线交点法、均值法、三次多项式拟合法3种相变温度取值方法对Ga-In固定点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使用3支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对Ga-In共晶固定点温度进行了赋值。结果表明:Ga-In共晶固定点温坪可持续20h以上,复现性优于0.15mK;采用切线交点法赋值得到Ga-In共晶固定点相变温度为15.6494℃,扩展不确定度为0.76mK(k=2)。
2022 Vol. 43 (2): 169-175 [摘要] ( 249 ) HTML (1 KB)  PDF (2258 KB)  ( 382 )
176 Bi-In-Sn合金熔化温坪优化方法探索
阮一鸣,凌忠钱,李婷,孙建平,汪洪军,尹跃,杨锦楠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6
为了提高红外遥感高精度测量水平,研发适用于红外遥感测温范围的次级固定点已成为提高在轨温度标定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红外遥感领域涉及的温度范围(190~350K),研制了Bi-In-Sn三元合金固定点。为提高三元合金温坪复现水平,采用预熔方法对三元合金固定点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热工况对三元合金温坪的影响,获得适用于该三元合金固定点复现方法。结果表明,适当地预热与预熔能够优化固定点温坪复现水平,优化后的Bi-In-Sn合金熔化温坪持续7h以上,复现性优于1.3mK;通过对Bi-In-Sn共晶点赋值获得其温度为333.7318K,扩展不确定度为3.0mK(k=2)。
2022 Vol. 43 (2): 176-183 [摘要] ( 226 ) HTML (1 KB)  PDF (3034 KB)  ( 230 )
184 低氧分压下PtO2的分解机理研究
朱天梦,潘家荣,孙建平,李婷,李旭,王成科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7
高纯铂丝作为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传感元件,其氧化与分解机理是影响温度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用差示量热扫描法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共同分析了2种类型的铂氧化物PtO2和PtO在低氧分压下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2种氧化物的分解温度对氧气分压有明显的依赖性,氧气分压10kPa下,570℃时PtO2基本完全分解为Pt单质和PtO;在氧分压为3kPa下PtO;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为520℃,565℃以上大量分解为Pt单质,且当温度达到585℃时,PtO2分解为Pt的速度达到最快。研究结果可为铂电阻温度计的制作工艺、计量检定规程的完善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2022 Vol. 43 (2): 184-190 [摘要] ( 223 ) HTML (1 KB)  PDF (3800 KB)  ( 167 )
191 高精度金-铂热电偶的制作和热电稳定性研究
郑玮,汤磊,向明东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8
的关键。首先,对热电极丝材进行剪切、清洗、退火并焊接组装成热电偶;然后,再对制作成的热电偶进行退火实验,热电偶在其使用上限965℃附近累计退火时间700h,在银凝固点的稳定性达到±0.02℃。在制造热电偶过程中,采取了传统结构、小圈结构、U型结构3种不同的方式构建了热电偶测量端,实验结果表明:小圈结构制作的测量端其短期稳定性比起U型结构更好。
2022 Vol. 43 (2): 191-195 [摘要] ( 248 ) HTML (1 KB)  PDF (1281 KB)  ( 563 )
196 金属外壳水三相点容器
邱萍,闫小克,汪洪军,王宁,刘薇,梁俣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09
水三相点是ITS-90国际温标中最重要的定义固定点,其复现不确定度是传递到整个温标的。目前,通常采用不同的冻制方法在硼硅玻璃或石英水三相点容器内冻制均匀的冰套来复现水三相点。冻制过程中,由于在水三相点容器内生成冰桥,会造成容器的破裂。为了解决此难题,研制了金属外壳水三相点容器,利用高纯水自发相变原理,在液体槽内自动冻制水三相点。通过与硼硅玻璃水三相点容器的比对,证实金属外壳水三相点容器可以满足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校准及其他温度传感器期间核查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4个金属外壳水三相点容器与普通玻璃水三相点容器复现的水三相点在0.04mK范围内一致。
2022 Vol. 43 (2): 196-200 [摘要] ( 306 ) HTML (1 KB)  PDF (1080 KB)  ( 205 )
201 分度方法对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测量结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金志军,陈伟昕,张军,曾永春,刘薇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0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用CVD方程、ITS-90国际温标、多项式方程进行分度,并采用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显示不同方法的测量结果,以分析不同分度方法对于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测量结果的影响。在-60~300℃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度方法对于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高精度测量条件下可通过方法的选择以提高稳定性和准确度。分度方法的研究应基于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稳定,电测设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2022 Vol. 43 (2): 201-204 [摘要] ( 234 ) HTML (1 KB)  PDF (1060 KB)  ( 223 )
205 基于标准表法的精密数字测温仪校准方法
刘薇,梁俣,赵晶,康慧雯,金志军,邱萍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1
参考流量与电学计量领域利用标准表对仪器进行校准的方法,提出一种采用高精度的测温电桥与高稳定性的直流电阻箱组合作为标准装置,校准精密数字测温仪的方法。用此方法对精密数字测温仪进行校准并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在-195~660℃氛围内,温度示值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5~0.7mK。此方法采用的标准器准确度比现有的校准方法更高,并可以在更广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应用。
2022 Vol. 43 (2): 205-209 [摘要] ( 250 ) HTML (1 KB)  PDF (523 KB)  ( 193 )
210 基于微型镓固定点的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原位校准的研究
王博阳,曾凡超,傅承玉,黄安贻,孙建平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2
基于固定点温标传递技术,设计可在镓熔点原位校准的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并对微型固定点相变温坪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型镓固定点温坪可持续最大时长为1.2h,温坪在20min内稳定性优于 2.8mK,复现性优于2.3mK; 微型固定点温坪值与加热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且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固定点温坪值越高,通过拟合公式可计算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固定点温坪值。
2022 Vol. 43 (2): 210-214 [摘要] ( 230 ) HTML (1 KB)  PDF (1485 KB)  ( 215 )
215 基于双热传导方程的高温燃气温度传感器设计方法
赵俭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3
介绍了一种实用型的高温燃气温度传感器,从工况条件出发,阐述了该温度传感器的总体结构设计、敏感元件设计、绝缘瓷管选取、屏蔽罩设计以及外壳设计。在屏蔽罩的关键结构尺寸设计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热传导方程的模型,对高温燃气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并在热校准风洞上对设计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所设计的高温燃气温度传感器相对测温偏差值为0.2%~1.3%,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温燃气温度的高准确度测量。
2022 Vol. 43 (2): 215-221 [摘要] ( 214 ) HTML (1 KB)  PDF (1325 KB)  ( 324 )
222 单屏式多点气流温度传感器现场校准工况参数影响分析
王玉芳,董素艳,赵俭,刘重阳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4
采用数值仿真的手段对燃烧室试验环境下单屏式多点气流温度传感器进行仿真计算,改变温场、流场环境,分析研究了来流总温、来流总压以及马赫数等工况参数对单屏式多点气流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并用试验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燃烧室试验环境下,单屏式多点气流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偏差随着来流总温的增大而增大,每增加1000K,测温偏差增大约2K;随着来流总压的增大而减小,每增加100kPa,测温偏差减小1K左右;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马赫数每增加0.1,测温偏差减小0.7K。以上结论可为燃烧室试验中气流温度参数的现场校准提供参考依据。
2022 Vol. 43 (2): 222-227 [摘要] ( 239 ) HTML (1 KB)  PDF (3140 KB)  ( 231 )
228 多区加热热电偶检定炉的温场研究
刘红彦,张帅星,徐震震,张开兴,张军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5
针对在热电偶检定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检定炉用均温块所导致的控温滞后、恒温时间长、漏电及炉管弯曲等问题,研制出不用均温块温场也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多区加热检定炉,以提高检测效率。根据JJF 1184-2007《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对用均温块的传统单区加热检定炉与不用均温块的多区加热检定炉的温场分别进行测试;再用热电偶示值误差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400~1000℃温度范围内的各个校准点,不用均温块的多区加热检定炉在轴向温度场、径向温度场、热电偶示值误差等各项测试中,指标均优于用均温块的传统单区加热检定炉。
2022 Vol. 43 (2): 228-234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2163 KB)  ( 228 )
235 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监测技术的研究
贾丹平,赵璐,皇甫丽影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6
设计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温度监测系统,实现对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实时监测。介绍光纤光栅的测温原理,并利用Ansys中的Maxwell和Fluent模块对变压器的电磁场-流体场-温度场进行仿真,得到热点的具体信息,以便在实际测量时,合理放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位置。使用FBGA解调模块对检测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完成硬件部分的搭建。在计算机上通过Labview软件调用动态链接库DLL函数完成上位机的设计,可以实现温度和波长的显示,超出用户设定的阈值温度进行报警等功能。最后将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相连接完成整个测温平台的搭建,进行了标定实验和误差分析实验,得出FBG的中心波长与温度之间的拟合关系式并验证了该测温平台的可行性。
2022 Vol. 43 (2): 235-241 [摘要] ( 193 ) HTML (1 KB)  PDF (3071 KB)  ( 673 )
242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及温升特性研究的变压器热点温度建模与仿真分析
许静,刘树鑫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7
变压器温升特性研究尤其是热点温度测算不但能够指导变压器工程制造,而且有利于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从而避免热故障的发生并指导变压器动态增容。对现有热点温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油浸式变压器温升模型。以500kV油浸式变压器为例,采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变压器热特性,建立变压器温度场与流场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分析变压器的温升特性、物理参数和材料特性,应用流-固-热耦合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和分析对热点温度的具体分布部位和数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方法比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热点温度值的准确度提升了4%,为变压器热点温度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思路。
2022 Vol. 43 (2): 242-249 [摘要] ( 309 ) HTML (1 KB)  PDF (3201 KB)  ( 823 )
250 三元锂电池温度-放电倍率耦合加速寿命模型研究
丁鹏飞,孙坚,徐红伟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8
针对三元锂电池加速寿命测试研究中加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建立了两种模型,一种是以环境温度为单一加速因子的基于阿伦尼乌茨模型的加速寿命模型;另一种是以环境温度-放电倍率耦合条件下基于电池寿命衰退经验模型的加速寿命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以环境温度为单一加速因子条件下加速效果有限,相比于温度和放电倍率为25℃、1C正常条件下,50℃、1C条件下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平均缩短290次;50℃、3C双因子耦合条件下平均缩短510次;50℃、5C条件下平均缩短710次。温度-放电倍率耦合情况下相比于单一环境温度情况下,能够有效缩短电池寿命测试充放电循环次数,进而缩短寿命测试时间。利用建立的双因子耦合下加速寿命模型,可以通过高水平加速因子条件去推测低水平或正常水平因子条件下电池寿命特征,从而加快得到电池寿命参数。
2022 Vol. 43 (2): 250-255 [摘要] ( 271 ) HTML (1 KB)  PDF (1350 KB)  ( 606 )
256 可见光与热像融合的三维温度模型重建
张远辉,徐栢锐,朱俊江,孙坚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19
热像仪因其能够通过检测物体表面热辐射而产生温度图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场合。然而,由于热像图缺少直观的几何信息,当物体表面温度相近时,难以通过人眼分辨物体特征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可见光几何信息与热像图温度信息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首先使用自制标定板进行可见光相机与热像仪的校正;随后,通过运动恢复结构与多视图立体匹配完成相机位姿和深度图的估计,并使用结合阴影与几何数据项的优化算法对深度图进一步优化;最终,借助相机参数和校正信息,利用互信息实现可见光图像与热像图之间的配准,结合配准结果和深度图实现了三维温度模型的重建。
2022 Vol. 43 (2): 256-263 [摘要] ( 359 ) HTML (1 KB)  PDF (4034 KB)  ( 715 )
264 新型空腔式黑体辐射源设计及不确定度评定
刘培,杨雪,王景辉,胡蝶,张鑫,徐标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20
为促进恒温槽内空腔黑体与载热工质之间的热交换,提出了一种附加被动扰流装置的黑体空腔辐射源的设计方法。通过新设计的空腔外壁微扰动结构,对载热工质施加干扰,使流体热边界层破坏并再生,利用热边界层初段传热强度高的原理强化传热。此设计既可以提高换热系数,又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减少空腔与载热工质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对新型的耳温计黑体辐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和不确定度评定,扩展不确定度为U=0.05℃(k=2),并可将热平衡所需时间减少15%以上。
2022 Vol. 43 (2): 264-267 [摘要] ( 199 ) HTML (1 KB)  PDF (795 KB)  ( 263 )
268 海洋温度计量校准比对结果分析
高占科,袁玲玲,江帆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21
海洋测温仪是海洋调查、观测、监测业务中最重要的仪器设备,需要定期或在航前航后开展计量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消除漂移带来的系统误差。为了评价各国实验室间海洋测温仪计量校准结果的一致性,3个亚太区域国家的海洋计量校准实验室进行了海洋温度计量比对,开展3台海洋测温仪的计量校准比对试验,比对结果一致性良好,各参比实验室测量结果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2022 Vol. 43 (2): 268-273 [摘要] ( 256 ) HTML (1 KB)  PDF (1466 KB)  ( 587 )
274 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的光腔衰荡光谱研究进展
马路遥,林俊,张亮,林鸿,冯晓娟,徐鸿,任歌,张金涛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22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温室气体是影响和改变全球气候的关键因素之一,限制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温室气体大多都在10-6(每百万个气体分子中所含该种气体分子的个数)级别,且气体分子结构差异大,因此传统方法很难获得较高的精度,而光腔衰荡光谱法是能解决该难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光腔衰荡光谱法测量温室气体痕量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信噪比和灵敏度最高的方法——基于稳频的光腔衰荡光谱法的测量原理以及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2 Vol. 43 (2): 274-280 [摘要] ( 387 ) HTML (1 KB)  PDF (861 KB)  ( 1294 )
281 基于统计数据郑州市全口径碳汇估算研究
李源清,张晓东,胡娜,任歌,李美玲,翟仲溪,林鸿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23
由于地处华北平原,郑州市域内农田面积较多,约占44.40%,而森林和城市绿化面积相对较少。目前,我国的碳汇主要估算对象是林业资源,常常忽略了农田和城市绿化碳汇资源。为全面了解郑州市全口径碳汇情况,利用郑州市的统计数据,估算了郑州市森林碳汇(乔木林、竹林、经济林、灌木林等)、农田碳汇(小麦、玉米、蔬菜、瓜果等)和城市绿化碳汇(乔木和灌木)。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农田碳汇量约为146.05万吨,作为主要农作物的小麦和玉米贡献最大,约占73.19%;人工林树种(如杨树、泡桐等)对森林碳汇贡献最大,约占48.81%,森林碳汇总量约为21.68万吨;城市绿化碳汇量约为22.89万吨,行道树类别的栾树、银杏、悬铃木等贡献较多,约占51.16%。因此,在进行郑州市碳汇估算时,若忽略农田和城市绿化碳汇资源,碳汇结果将被严重低估。
2022 Vol. 43 (2): 281-286 [摘要] ( 302 ) HTML (1 KB)  PDF (1539 KB)  ( 537 )
287 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法的水汽线形强度测量
马路遥,马若梦,徐鸿,冯晓娟,张金涛,林鸿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2.02.24
随着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电子气体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半导体加工环境中的痕量水分会严重影响芯片的良率和可靠性。光腔衰荡光谱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痕量气体测量方法,线形强度是光谱法测量的重要参数。为测量痕量水分,建立了一套光腔衰荡光谱系统,测量了中心频率在 7171.10491cm-1和7177.6565cm-1的吸收光谱,通过HTP(Hartmann-Tran profile)线形拟合得到线形强度,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优于1.8%,与HITRAN、HITEMP和GEISA数据库比较,相对偏差小于6%。
2022 Vol. 43 (2): 287-292 [摘要] ( 235 ) HTML (1 KB)  PDF (2159 KB)  ( 672 )
  信息动态  
· 《计量学报》“生物计量”专刊征稿通知
· 《计量学报》变更为月刊公告
· 关于征集2019-2021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选的通知
· 关于召开“第12届中日韩计量测试学术研讨会”通知
· 关于开展“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 快讯︱《计量学报》2019年增刊征稿啦!
· 电子专刊阶梯波研究论文专辑
· 关于召开“纪念5.20世界计量日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更多>> 
  友情链接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 中国计量网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万方数据
更多>>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出  版:计量学报编辑部
周  期:月刊
编  辑:计量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  编:崔丽红
邮发代号:2-798
国内定价:全年1200.0元
     单价100元/期
京ICP备:14006989号-1
版权所有 © 《计量学报》编辑部
地址:北三环东路18号(北京1413信箱)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27148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