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统合信息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下载中心
《计量学报》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作者手册
审稿人手册
格式要求
投稿指南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0年 41卷 12A期
刊出日期:2020-12-28
几何量计量
热学计量
力学计量
流量计量
电磁学计量
无线电、时间频率计量
电离辐射、标准物质与生物计量
流量计量
1
微小液体流量装置技术发展研究
刘莉,周昶,高峰,孟涛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1
为建立我国微小液体流量标准,比较研究了不同技术机构的微小液体流量装置,这些装置的流量范围为50nL/min~1000mL/min,相对不确定度为0.04%~4.5%。分类总结了这些装置的流量范围、不确定度水平、压力、温度等参数,并对装置的供水系统、除气系统和液体收集系统进行了分析,其中供水系统主要由毛细管、注射泵和质量流量控制器3种方式组成,除气系统主要由超声除气和在线脱气2种方式组成,液体收集系统主要分为出口管和烧杯形成液桥加湿度陷阱、出口管浸入液面加油膜覆盖和出口管浸入液面加湿度陷阱3种方式。最后汇总了对计时器漂移及通讯延迟、天平的漂移及校准、蒸发、浮力和表面张力、流量稳定性及重复性等不确定度来源。
2020 Vol. 41 (12A): 1-6 [
摘要
] (
207
)
HTML
(1 KB)
PDF
(881 KB) (
349
)
7
环道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评估及能力验证
李春辉,崔骊水,王池,曹鹏,王粟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2
2014年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建立了一套环道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该标准装置采用4台DN100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表,该装置在压力190~2500kPa内,可检测的流量范围为40~1400m3/h。2020年1月, 环道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通过建标考核,2020年3月对外正式开展检测服务。基于标准表的原位校准技术,及绝压+差压的压力测量方法,标准装置可校准流量计的最佳不确定度为0.18%(k=2)。
2020 Vol. 41 (12A): 7-10 [
摘要
] (
239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552
)
11
流量计在线环境适应性实验系统研究
李晓鹏,邢超,孟涛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3
流量计在线环境适应性实验系统由试验箱体和控制机组2部分组成,试验箱体采用上下分体式结构,可适应复杂的实验环境,安装于不同的实验管路中。该系统可模拟的温度范围为(-40~60)℃,相对湿度范围为30%~98%,可测试流量计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情况。通过对6台电磁流量计的测试,可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不同流量计的示值误差变化量也不相同,最大变化量约为12.63%。说明严苛的环境温度会对部分电磁流量计有很明显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温度,对电磁流量计的重复性影响较小。
2020 Vol. 41 (12A): 11-15 [
摘要
] (
184
)
HTML
(1 KB)
PDF
(971 KB) (
281
)
16
管道阀门对液体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季杰强,郑建英,余松青,吴晓杰,程乐鸣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4
为研究管道阀门开度对管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CFD方法对带阀门的圆形管道开展3D建模计算,并应用动网格技术实现管道中阀门的开关过程。首先,对阀门全开状态下的圆管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标准 k-ε湍流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最接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不同阀门开度下,圆管截面的流场分布特性。模拟结果表明:阀门开度的变化会对下游流场产生明显影响,但该影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直至临界距离处。在阀门下游,管道截面存在高流速与低流速的明显分层,对于不同阀门开度,流速分层形态不同。随着开度的减小,临界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开度50%处。
2020 Vol. 41 (12A): 16-21 [
摘要
] (
233
)
HTML
(1 KB)
PDF
(3868 KB) (
472
)
22
天然气能量计量不确定度评估
李春辉,徐明,沈超,陈文琳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5
基于天然气能量计量通用计算公式入手,结合现场实验中各计量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实验结果,分别从计量参比条件下体积流量、单位体积发热量、积分方法和其他相关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能量计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对能量计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该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天然气能量计量不确定度评估模型,对推进我国天然气能量计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0 Vol. 41 (12A): 22-27 [
摘要
] (
196
)
HTML
(1 KB)
PDF
(382 KB) (
526
)
28
燃气表流量波动式耐久性试验装置的研制
王卫,夏杰,周唯荟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6
采用正压法原理,通过定制与集成空气压缩机、稳压罐、减压阀等基本零部件,设计阀门控制系统,研制了燃气表流量波动式机械耐久试验装置。该套装置的阀门响应时间小于100ms、管道气体流速不大于5m/s、气源的容量压降小于300Pa,各项技术指标满足GB/T 6968-2019《膜式燃气表》国家推荐标准中2000h流量波动式机械耐久性试验的技术要求。
2020 Vol. 41 (12A): 28-31 [
摘要
] (
212
)
HTML
(1 KB)
PDF
(1087 KB) (
131
)
32
不同气源混气对天然气流量计量的影响分析
金钟翔,黄冠文,刘译文,孙楠,符少权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7
天然气流量计量过程中,天然气气质组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不同气源的混合后将会引起压缩因子、高位热值、甲烷含量等出现较大波动,混合天然气对流量计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研究不同气源的混合天然气对天然气流量计量的影响,首先采用离线计算的方法分析不同气源混合波动对流量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使用固定天然气组分来进行混合气源的天然气计量,会产生了计量偏差,最后针对不同气源对流量计量的影响,给出组分变化采集准确可靠的措施和建议。
2020 Vol. 41 (12A): 32-36 [
摘要
] (
185
)
HTML
(1 KB)
PDF
(764 KB) (
333
)
37
充分发展状态下管道流速分布研究
蔡勤,刘敦利,胡鹤鸣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8
利用一台插入式超声流量计,在不同安装角度和不同流速点条件下,测量充分发展状态下的管道内各区域流速,以分析管道流速分布状况及其中心对称性。实验得出,管道流速从中心向边缘区域递减,高流速状态下基本呈中心对称分布,低流速状态下不具对称性;管道截面上方区域流速略大于下方区域,水平中心线区域流速略大于垂直中心线区域。由此表明,在充分发展状态下管道流速分布不是严格中心对称的,多声道超声流量计在管道上安装角度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计量性能的变化,特别是在低流速状态下。
2020 Vol. 41 (12A): 37-40 [
摘要
] (
192
)
HTML
(1 KB)
PDF
(1046 KB) (
154
)
热学计量
41
低全球变暖潜能工质热管换热器性能及可用能分析
张仕杰,李准,周峰,孙淑芳,马国远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09
针对热管能量回收器特点和环保工质替代要求,研制了充注低全球变暖潜能工质R32的热管换热器,在标准焓差实验室内,对其不同工况下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从能、质两方面对其能量、能效、可用能利用及损失进行了分析,发现R32工质较为适用于冬季工况,充注R32的热管换热器在温度效率、换热量、能效比、无因次熵产率、可用能损率准则数等指标均是冬季优于夏季;在0~5°倾角范围内,与平置状态相比,倾斜状态的温度效率平均增长11.7%~12.9%,EER提高0.6~3;平置时,室内外温差每增加1℃,无因次熵产率夏季降低0.012,冬季降低0.0024;斜置时,单位温差可用能损率准则数夏季增加0.0159,冬季为0.0015。
2020 Vol. 41 (12A): 41-46 [
摘要
] (
207
)
HTML
(1 KB)
PDF
(1399 KB) (
623
)
47
管输天然气能量计量发热量间接测定核查方法探讨
刘喆,吴岩,蒋兴鹏,周阳,宋超凡,周振东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0
研究了在线色谱仪分析、离线分析和赋值组分分析间接计算发热量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组成分析结果质量核查,提出了声速检验核查和动态数据核查2种方法以提升发热量间接测定质量。按照GB/T 30500规定方法开展超声流量计声速检验,当测量声速与计算声速之间的偏差在±0.15%内,天然气组成分析数据符合要求。选取配置在线色谱分析仪站场,根据色谱仪结果动态分析变化趋势,当A级计量系统超过在线发热量波动控制限(最大允许误差±0.5%),判定色谱仪分析结果出现问题,该方法可有效监控发热量数据波动,可确保管输天然气在能量计量过程中数据的准确可靠。
2020 Vol. 41 (12A): 47-51 [
摘要
] (
247
)
HTML
(1 KB)
PDF
(744 KB) (
215
)
流量计量
52
基于网状声路布置的超声流量计计量性能研究
陈辉,严学智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1
研制了一种基于网状声路布置的液体超声流量计。超声换能器的布置方式基于超声换能器指向性原理,采用1支换能器发射2支换能器接收的换能器布置实现了DN100口径共计16支换能器形成的16声路超声流量计。通过正常安装情形下的示值误差测试和重复性测试,实现了0.2级准确度等级,重复性小于0.6‰。另外,通过转角度安装、施加流体扰动后的示值误差测试,验证了基于网状声路布置的超声流量计的流场适应性和稳定性。
2020 Vol. 41 (12A): 52-57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1642 KB) (
289
)
58
高压天然气条件下标准喷嘴实流标定研究
陈行川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2
为了验证标准喷嘴在高压天然气条件下的性能,选取两只不同口径标准喷嘴开展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实流标定测试。利用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广州分站工作标准装置开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压力点下,标准喷嘴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且每个压力点下的测试结果均符合GB/T 18603中A级计量系统要求,同时对DN200口径标准喷嘴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同样满足GB/T 18603中A级计量系统要求。标准喷嘴在高压天然气条件下表现良好。
2020 Vol. 41 (12A): 58-62 [
摘要
] (
182
)
HTML
(1 KB)
PDF
(571 KB) (
216
)
63
不同管径下外夹式超声流量计仪表系数的实验研究
许瑞祥,姚依国,翟恒涛,唐法伟,韩明,肖远欢,薛蕾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3
为了研究外夹式超声流量计在不同管径不同流速点下的仪表系数变化规律,在DN100~DN400管径内选取6条管道,在0.3~3m/s流速范围内选取6个流速点,进行流量计示值误差实验,得到流量计在相同管径下示值误差变化不大;随着管径的增大,示值误差逐渐减小,仪表系数逐渐增大。通过拟合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下的仪表系数与实验仪表系数进行对比,验证了利用数学模型推导不同管径下仪表系数的可行性,有效提高了流量计在不同管径下的计量准确度。
2020 Vol. 41 (12A): 63-67 [
摘要
] (
177
)
HTML
(1 KB)
PDF
(746 KB) (
185
)
无线电、时间频率计量
68
网络流量传输原理及其计量技术研究
杨鲲,崔伟群,滕俊恒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4
信息消费市场蓬勃兴起,基于流量的计费模式使得为网络流量和宽带速率的测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成为当务之急。比特是网络流量和宽带速率的基本计量单位,作为一个新兴的计量对象,我国相关计量研究鲜见。通过对比特的存在形式和传输方式的深入探究,对其静态和动态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下一步借助高精度示波器的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的比对,建立能够溯源到国家脉冲基准的比特量值标准奠定了基础。比特计量的研究也引发了对国际计量单位和计量趋势的相关思考,最后对此进行了探讨。
2020 Vol. 41 (12A): 68-75 [
摘要
] (
158
)
HTML
(1 KB)
PDF
(1919 KB) (
257
)
几何量计量
76
凸轮轴几何量测量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林虎,杨武伟,薛梓,杨国梁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5
凸轮轴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对其准确测量和误差评定一直是精密测量领域研究的重点。全面介绍了当前凸轮轴几何量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基于各种测量原理的专用仪器,其中高精度、多功能立式凸轮轴测量仪仍是目前的主流设备,光学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和仪器测量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凸轮测量数据处理和误差评定一些关键的技术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利弊,仍需研究更加科学的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测量原理的凸轮测量方法,激光干涉测长可以直接溯源到长度基准“米”,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凸轮的测量精度。各种凸轮轴测量仪器的量值校准及统一是未来计量工作的研究重点,JJF 1795-2020《凸轮轴测量仪校准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仪器的校准检测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方法,而关于软件算法的评定研究,目前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2020 Vol. 41 (12A): 76-84 [
摘要
] (
191
)
HTML
(1 KB)
PDF
(1941 KB) (
404
)
8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研究
陈相君,赵志方,任国营,栗大超,班朝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6
为了提高机器人末端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运动学几何参数标定方法,对工业机器人的参数误差进行辨识和补偿。首先,为了避免机械臂相邻两个轴平行时会出现奇异性的情况,采用了MDH参数法建立误差模型;其次,为了把测量数据定义在同一坐标轴上,使用结合模型精度补偿的机器人方位与手眼关系同步标定的坐标转换方法;然后用粒子群算法辨识出机器人的模型几何参数误差。通过对ABB工业机器人的仿真,实验计算和标定,机器人的平均绝对定位精度提高了66.9%。结果表明,文章中的标定算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出机器人的模型参数误差,对机器人的模型参数进行补偿后能有效提高绝对定位精度。
2020 Vol. 41 (12A): 85-91 [
摘要
] (
200
)
HTML
(1 KB)
PDF
(1316 KB) (
692
)
92
测量系统分析在粗糙度测量中的应用
黄彩清,罗金刚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7
为了正确合理地将测量系统分析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结合实际产品需求,选用表面粗糙度作为实际测量参数,从分辨力,偏倚,线性,稳定性以及重复性和再现性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测量系统分析在粗糙度测量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常见误区。该应用方法对测量系统分析在其他各个测量领域的广泛和正确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2020 Vol. 41 (12A): 92-95 [
摘要
] (
194
)
HTML
(1 KB)
PDF
(673 KB) (
275
)
热学计量
96
基于18B20型温度传感器检定系统的研究
武春爱,王硕飞,蒋涛,刘宇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8
设计一种可以用于大规模多点温度测量的巡回检测系统,实现90路温度传感器的检定。该系统采用的是RS-232串行通讯的标准,通过下位机(单片机)进行现场的温度采集,每3s采集1次数据,每次采集3组温度,实现温度自动检定,通过串口与标准温度计连接,与标准温度计比较,自动计算并判别温度数据超差的传感器,并自动生成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通过软件设计和硬件连接实现18B20型温度传感器的检定工作。
2020 Vol. 41 (12A): 96-99 [
摘要
] (
169
)
HTML
(1 KB)
PDF
(1556 KB) (
150
)
力学计量
100
基于智能检测技术的成组砝码量值传递衡量设计研究
王连芳,马堃,刘平,袁欣,张凯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19
为了提高成组砝码量值传递的效率和测量准确度,全自动智能化检测正逐步替代人工检测。基于全自动智能检测装置的特点和成组砝码量值传递的需求,提出三工位和四工位分量组合法的衡量设计方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并把三工位、四工位与传统的五工位分量组合法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验证适用于智能化检测机器人的三工位和四工位分量组合算法有效可行,有助于推动智能化检测技术在成组砝码量传领域的应用。
2020 Vol. 41 (12A): 100-105 [
摘要
] (
224
)
HTML
(1 KB)
PDF
(709 KB) (
418
)
电离辐射、标准物质与生物计量
106
标准膜片的校准方法研究
柯淑婷 柯刚 万丽芬 王丽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0
为了实现对环境空气监测中标准膜片的校准,规范标准膜片的校准流程,包括外观检查、折算质量、面积、单位面积质量等项目。提出了标准膜片的校准方法,将校准膜片与单个或n个E2等级砝码的组合在衡量仪器上进行比较得到折算质量,在影像测量仪上测量面积,然后计算出标准膜片单位面积质量,用来校准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设备,为衡量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2020 Vol. 41 (12A): 106-109 [
摘要
] (
229
)
HTML
(1 KB)
PDF
(458 KB) (
205
)
力学计量
110
2500Pa基准微压计性能优化与研究
马可,杨远超,王鹏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1
通过对2500Pa微压基准改造后的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工作介质温度与容器液位高度的关系,提炼关系式并求得压力0点液位高度/温度系数:a=0.030mm/℃;b=0.017mm/℃;利用修正公式优化水密度取值方法,将水密度的量值准确度平均提升0.0006%,并纠正相关规程密度表错误;比对实验结果En<1,取得满意结果。通过优化,使微压基准的性能得到提升,可满足时代发展的压力量值溯源与传递需求。
2020 Vol. 41 (12A): 110-115 [
摘要
] (
244
)
HTML
(1 KB)
PDF
(0 KB) (
95
)
116
基于激光绝对法的动力调谐陀螺动态特性校准技术研究
黄相华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2
针对国防系统和航天工程中对于动力调谐陀螺挠性组件动态特性校准的需求,研建了一套动力调谐陀螺挠性组件动态特性校准装置,解决工程上动态校准的需求。校准系统组建完成后,通过多次试验对动力调谐陀螺挠性组件动态特性校准装置的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并与同一被测对象在区域最高计量标准装置上的校准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校准装置各项指标都能够满足动力调谐陀螺挠性组件动态特性的校准要求。
2020 Vol. 41 (12A): 116-123 [
摘要
] (
174
)
HTML
(1 KB)
PDF
(1693 KB) (
128
)
124
基于立式旋转平衡系统的惯性积测试方法研究
张磊乐,武艺泳,时永华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3
针对现有测量飞行物体惯性积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立式旋转平衡测量技术测量计算惯性积的方法。构建了一种旋转平衡测量转台,介绍了数据的测取与计算处理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选取标准工件进行多次测量,得出了满意的结果。
2020 Vol. 41 (12A): 124-128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563 KB) (
170
)
129
基于微纳米尺度计量测试仪器的组合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唐小聪,王珉,郭鑫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4
通过对失效弹簧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分析、硬度测试、材质化学成分分析,探索了组合弹簧的失效原因。弹簧断口形貌表明弹簧为疲劳失效,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诱因可考虑为弹簧异常受力扭曲后,在中簧表面接触位置点受力,应力集中起裂,从而疲劳扩展扭转失效。
2020 Vol. 41 (12A): 129-134 [
摘要
] (
207
)
HTML
(1 KB)
PDF
(3233 KB) (
166
)
135
恒定标高一等金属量器标准装置的研究
李宁,向德华,周艳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5
分析了标准金属量器3种恒定液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一等金属量器标准装置液位恒定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了恒定标高一等金属量器标准装置,可对液位自动准确读取,实现了一等金属量器标准装置量值传递过程自动化控制。该装置可对检定介质的温度和环境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了测量过程中的人为影响。试验表明:一等金属量器液位恒定值复现性测量最大差为0.04mm,标准偏差较传统标准装置降低了2/3。
2020 Vol. 41 (12A): 135-141 [
摘要
] (
170
)
HTML
(1 KB)
PDF
(900 KB) (
161
)
142
铁路罐车容积高精度自动计量系统
张志鹏,邵学君,庞庆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6
针对铁路罐车容积准确、自动测量问题,提出铁路罐车容积高精度自动计量系统。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技术,研究设计了以标准量器连通溢流装置、高灵敏度贵金属探头自动检测液位及预警装置、上下双进液智能控制装置、标准量器分组装置为代表的软硬件系统,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测量准确度、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及作业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极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满足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R80国际建议的要求。对铁路罐车等大、中计量量器容积测量,铁路液体货物贸易结算、安全装载控制,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生产、设计、制造提供了准确的技术依据。
2020 Vol. 41 (12A): 142-147 [
摘要
] (
162
)
HTML
(1 KB)
PDF
(2118 KB) (
175
)
148
超偏载装置计量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段小军,李世林,崔宝祥,李学宝,侯秀林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7
为研究超偏载装置计量车的多参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量值传递的需要,保障量值统一,研究建立了超偏载装置计量车检定装置。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影响每一个参数测定的各种不确定度因素,采用GUM法对其每一参数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其最大可接受扩展不确定度。
2020 Vol. 41 (12A): 148-154 [
摘要
] (
171
)
HTML
(1 KB)
PDF
(540 KB) (
101
)
155
电能计量设备全性能智能检测系统设计与建设
巨汉基,丁恒春,祝恩国,韩迪,王贵现,崔文武,王晨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8
针对电能计量设备全性能试验检测项目多、检测周期长等问题,研究了兼容五种电能计量设备的柔性检测技术。基于一条流水线,智能调度功能、准确度、电气性能、绝缘、电磁兼容、机械性能、全事件7大类、100余项试验。用标准化的自动操作代替了人工操作,提升了检测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可靠性。攻克了闪络、放电、死机、重启等试验异常现象的自动快速捕捉和甄别等技术难题。实时监测诊断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即时预警异常或故障。实现了试验结果的自动存储和规范处理,以及不合格项的智能判定。
2020 Vol. 41 (12A): 155-161 [
摘要
] (
222
)
HTML
(1 KB)
PDF
(1815 KB) (
234
)
电磁学计量
162
差阻式读数仪校准方法的研究及不确定度分析
何浩鹏,张鑫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29
针对目前仅有的测量方法不能满足高准确度、全量程差阻式读数仪的校准需求,提出采用数字多用表作为量值标准,使用比较法对其电阻比与电阻和示值误差进行校准,并对电阻比示值误差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其扩展不确定度为6×10
-5
(k=2);利用在校准电路中加入可变电阻的方式测量芯线电阻对示值的影响,以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同时,对数字多用表开展四线制电阻线性度实验,以分析数字多用表作为量值标准的可靠性,进而验证校准方法的科学性。
2020 Vol. 41 (12A): 162-166 [
摘要
] (
179
)
HTML
(1 KB)
PDF
(1096 KB) (
156
)
电离辐射、标准物质与生物计量
167
反宇宙射线低本底γ谱仪系统的设计和建立
张朕朕,范梓浩,周倩倩,梁珺成,张明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30
通过对γ谱仪中的本底来源和屏蔽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反宇宙射线低本底γ谱仪测量系统,100~2500keV能区积分本底为1.1×10
-1
s
-1
/100cm
3
Ge。应用该系统测量几何规格为75mm×70mm土壤基材和75mm×35mm生物灰基材的标准样品,确定了土壤样品中137Cs的最小可探测活度为0.089Bq;生物灰样品中137Cs 和134Cs的最小可探测活度分别为0.068Bq和0.098Bq。
2020 Vol. 41 (12A): 167-171 [
摘要
] (
210
)
HTML
(1 KB)
PDF
(1225 KB) (
371
)
172
用于环境辐射监测的高气压电离室性能研究
郭思明,黄建微,杨扬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31
辐射环境监测是保证辐射安全,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使用高气压电离室进行辐射环境监测,选取了国内核仪器市场上最常见的5种高气压电离室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针对其有效量程、相对固有误差、能量响应、过载特性、高低温响应和振动响应等特性指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选取的5种高气压电离室都能够满足辐射监测的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核仪器开发单位提供参考。
2020 Vol. 41 (12A): 172-176 [
摘要
] (
315
)
HTML
(1 KB)
PDF
(1106 KB) (
657
)
177
取样钢瓶对天然气中总硫含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姜琛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32
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测定都是将现场的天然气样品通过取样钢瓶运送至实验室进行,普通取样钢瓶易吸附硫化物,而钝化之后的取样钢瓶能减少硫化物的吸附。采用紫外荧光法定量分析了钝化及普通取样钢瓶对硫化物的吸附,并将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钝化取样钢瓶几乎不会对硫化物产生吸附,用其取样能准确的反应总硫含量,而普通取样钢瓶对硫化物的都有一定的吸附,并且遵循一定的吸附动力学,吸附后的样品不再具有代表性,用其取样不能准确的反应总硫含量,建议用钝化钢瓶取样进行总硫含量分析。
2020 Vol. 41 (12A): 177-182 [
摘要
] (
189
)
HTML
(1 KB)
PDF
(729 KB) (
136
)
183
GUM法和自适应MCM法在海水盐度测量仪器检定装置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分析
王朋朋, 赵士伟, 刘园园, 孟文蓉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20.Z1.33
通过GUM法和自适应蒙特卡洛法(自适应MCM法)分别对海水盐度测量仪器检定装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采用自适应MCM法对GUM法进行了验证,同时设计了4种方案进行了空气浮力项等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MCM法得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与GUM法非常接近,GUM法在各个检测点均通过了验证,但自适应MCM法更为简便准确,为建立军用盐度标准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空气浮力项引起的盐度估计值误差为±0.0003,且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操作者和环境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重要部分,特别对低盐度检测点的影响较大,这对盐度量值溯源传递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0 Vol. 41 (12A): 183-188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352 KB) (
195
)
信息动态
·
《计量学报》“生物计量”专刊征稿通知
·
《计量学报》变更为月刊公告
·
关于征集2019-2021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选的通知
·
关于召开“第12届中日韩计量测试学术研讨会”通知
·
关于开展“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
快讯︱《计量学报》2019年增刊征稿啦!
·
电子专刊阶梯波研究论文专辑
·
关于召开“纪念5.20世界计量日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更多>>
友情链接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
中国计量网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万方数据
更多>>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总局
主办单位: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出 版:
计量学报编辑部
周 期:
月刊
编 辑:
计量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 编:
崔丽红
邮发代号:
2-798
国内定价:
全年1200.0元
单价100元/期
京ICP备:14006989号-1
版权所有 © 《计量学报》编辑部
地址:北三环东路18号(北京1413信箱)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271480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