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统合信息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下载中心
《计量学报》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作者手册
审稿人手册
格式要求
投稿指南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40卷 6A期
刊出日期:2019-12-28
计量学总论
几何量计量
热学计量
力学计量
流量计量
电磁学计量
电离辐射、标准物质与生物计量
几何量计量
1
激光跟踪干涉仪在坐标测量机检测中的应用
秦海濛, 林虎, 薛梓, 杨国梁, 张福民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1
激光跟踪干涉仪具有自跟踪功能,测量空间对角线时相对激光干涉仪更方便,因此对激光跟踪干涉仪检测坐标测量机的原理和方法开展研究。对激光跟踪干涉仪采用不同分布开展了基站坐标自标定实验,得到基本一致的基站站位坐标;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激光跟踪干涉仪和激光干涉仪的应用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者测量500mm长度的最大差值为0.37μm,线性补偿后小于0.1μm。因此验证了激光跟踪干涉仪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坐标测量机检测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受实物标准器尺寸限制的大型坐标测量机检测。
2019 Vol. 40 (6A): 1-7 [
摘要
] (
288
)
HTML
(1 KB)
PDF
(1386 KB) (
491
)
8
基于线纹尺拼接的大尺寸影像测量仪校准方法
王冰鹤, 康岩辉, 孙双花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2
为更加科学地实现大尺寸影像测量仪的全范围校准,提出一种标准线纹尺的拼接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影像测量仪自身影像测头和光栅尺重复性较好的优点,通过特定的线纹尺摆放方式,最终获得较小的拼接误差。该方法可实现影像测量仪XY平面内全范围尺寸测量误差的检测,能够保证整个测量范围内的测量精度。通过实验及不确定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尺寸影像测量仪的全范围校准提供了示范。
2019 Vol. 40 (6A): 8-11 [
摘要
] (
267
)
HTML
(1 KB)
PDF
(651 KB) (
480
)
12
基于空气环境参数自动测量系统的全站仪测距精度校准技术
李萍, 李建双, 赫明钊, 刘学德, 缪东晶, 张福民, 蒋远林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3
空气折射率补偿不同步和测量光路温度场不均匀是影响野外基线上全站仪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了精确测量全站仪野外测距校准的不确定度,利用研制的1.2km空气环境参数自动测量系统,采用密集传感器阵列自动测量基线沿线的环境参数,进行空气折射率实时补偿全站仪测距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7s引起测距误差小于0.070mm,任意5min测距补偿值标准偏差最大0.32mm。利用环境参数自动测量系统,可有效分析全站仪测距结果的可靠性。
2019 Vol. 40 (6A): 12-16 [
摘要
] (
239
)
HTML
(1 KB)
PDF
(1147 KB) (
241
)
17
AFM设定值对测量准确度和探针寿命的影响
唐莹, 曹丛, 张健, 赵东升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4
研究了不同模式下设定值对AFM成像质量、测量准确度、样品及探针磨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模式下弯曲量设定越大,探针与样品相互作用力越大,噪声减小,成像质量提高,但是会对样品和探针造成较大磨损,降低测试测量准确度,一般表面起伏较大的硬样品适合此模式;轻敲模式下进针会有一个振幅设定,由此值开始,随着振幅设定减小,测量准确度和探针磨损程度先增加后减小,噪声和磨损均不大,适合于表面比较平滑的非粘性样品;智能模式下参数可自动调节,且对样品和探针的磨损较小,但是受噪音影响较大,测量数据较小时准确度偏低。
2019 Vol. 40 (6A): 17-22 [
摘要
] (
301
)
HTML
(1 KB)
PDF
(2265 KB) (
484
)
23
光谱共焦传感器校准方法对比分析
闫勇刚, 刘志浩, 朱小平, 杜华, 李加福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5
主要对光谱共焦传感器的校准时的误差进行研究。分别利用激光干涉仪与高精度测长机对光谱共焦传感器进行测量,用球面测头保证光谱共焦传感器的光路位于测头中心,以保证光谱共焦传感器的在测量时的安装精度,然后更换平面侧头,对光谱共焦传感器进行校准。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量数据的非线性误差。结果表明:高精度测长机校准时的非线性误差为0.030%,激光干涉仪校准时的分析线性误差为0.038%。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及非线性误差的计算,减小校准时产生的同轴度误差及光谱共焦传感器的系统误差,提高对光谱共焦传感器的校准精度。
2019 Vol. 40 (6A): 23-28 [
摘要
] (
258
)
HTML
(1 KB)
PDF
(1295 KB) (
615
)
29
一种三维激光区域扫描仪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
周森, 徐健, 陶磊, 陈龙, 熊乙锟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6
三维激光区域扫描仪由于非接触方式并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采样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先进制造领域。国内尚未出台针对三维激光区域扫描仪的校准规范,致使其几何量值处于相应尺寸溯源体系之外。在充分考虑到扫描视场、扫描角度、扫描深度、被测特征表面等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三维激光区域扫描仪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线性间距球靶标准器,给出了系统探测误差、尺寸误差、长度测量误差以及球间距误差的数学表达。为验证测量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对3家企业生产的激光区域扫描仪进行大样本检测试验。测试结果显示重复性测量误差优于5.0 μm,测量不确定度低于15.0 μm,单次检测时间低于0.5h,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及实践操作的可行性。
2019 Vol. 40 (6A): 29-32 [
摘要
] (
273
)
HTML
(1 KB)
PDF
(853 KB) (
242
)
33
测量数控机床定位误差的两种方法之比较
赵东升, 张健, 贾敏强, 李维军, 管倩倩, 朱悦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7
定位精度是数控机床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检测该指标的最常用的方法有激光干涉仪法和步距规法。结合测量实例对这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同时还分别给出了提高这两种测量方法准确度的措施。
2019 Vol. 40 (6A): 33-35 [
摘要
] (
289
)
HTML
(1 KB)
PDF
(803 KB) (
267
)
36
基于正交双轴激光干涉仪的二维光栅校准系统误差分析
董欣媛, 孙双花, 崔京远, 沈雪萍, 段发阶, 汪书辉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8
为了提高二维光栅系统的校准精度,建立了国家二维光栅校准标准装置并开展了试验研究。基于双轴正交激光干涉仪的二维光栅校准方法,建立了共平面运动结构的二维光栅校准试验装置,开发了基于C#的上位机自动控制测量程序实现自动校准;分析装置运动过程中几何误差对二维光栅校准结果的影响,提出角误差修正的黑箱模型,并使用MATLAB对安装平面作最小二乘拟合。
2019 Vol. 40 (6A): 36-41 [
摘要
] (
275
)
HTML
(1 KB)
PDF
(1353 KB) (
888
)
42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校准的环境温度测量系统及其标定方法研究
魏晋和, 崔建军, 张福民, 陈恺, 王冬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09
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性能测试及关键参数标定校准中,为了准确测量环境温度值,控制环境温场稳定、均匀,提高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测试准确性,设计了采用标准铂电阻和多路优良热电偶实现空间多点的温场测量方法;通过20℃时温度变化3℃范围内热电偶标定实验和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得到整个系统实际测量不确定度在5mK以内,满足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测试需求。
2019 Vol. 40 (6A): 42-46 [
摘要
] (
251
)
HTML
(1 KB)
PDF
(682 KB) (
569
)
电磁学计量
47
高频电感标准器溯源标定方法探讨
赵敏, 梁琼崇, 李升春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0
通过分析高频电感标准器等效电路和宽频RLC测量仪测量原理,提出基于谐振法的高频电感标准器溯源标定方法。使用标准电容和精密阻抗分析仪作为主标准器,配合测试夹具,借助精密阻抗分析仪电容测量和频率设置能力准确标定电感量。对多套(每套7只)高频电感标准器5mH~5μH(0.1~0.1MHz)进行标定,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主要要误差来源为电容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0.1%~0.7%。
2019 Vol. 40 (6A): 47-50 [
摘要
] (
224
)
HTML
(1 KB)
PDF
(348 KB) (
193
)
51
可程控导电环电阻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殷聪如, 桑尚铭, 温星曦, 罗震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1
针对导电环的接触电阻和绝缘电阻手动测试存在测试效率低,且由于手持表笔力度不同导致导电环接触电阻测试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可程控导电环电阻自动测试系统。可程控导电环电阻自动测试系统由上位机软件、毫欧表GOM804、兆欧表TOS7200以及开关矩阵组成,开关矩阵接收上位机指令,控制相应通道继电器闭合,将被测导电环接入测量通道,当一路测量完成后,系统自动按照测试表格中节点信息切换到下一通道进行测试。实现了导电环的高速自动化测试,测试效率提高了90%以上,且避免了手动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2019 Vol. 40 (6A): 51-55 [
摘要
] (
248
)
HTML
(1 KB)
PDF
(1283 KB) (
261
)
56
高精度穿心电流表设计
王逸洲, 段长生, 吴康, 焦海妮, 崔绍颖, 张军齐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2
基于磁通门电流传感器、精密电阻、20bit SAR型A/D转换器和树莓派设计了量程范围为10~1000A的高精度交直流电流表。通过硬实时Linux内核和迭代Hampel滤波器等技术规避了树莓派在硬件实时性上的缺点,充分发挥其在运算能力和可拓展性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在误差范围不超过±0.02%的前提下,具有测试数据存储、导出、远程连接、程序迭代便捷等特点。此外,从设计原理上对整套测量系统进行理论误差估计,证明了其能够达到0.02%的测量精度。
2019 Vol. 40 (6A): 56-59 [
摘要
] (
226
)
HTML
(1 KB)
PDF
(365 KB) (
263
)
60
智能电表可靠性预计标准对比研究
谢鑫, 王黎敏, 张红雨, 陈锋凯, 周韶园, 洪涛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3
智能电表作为采集电量的主要装置,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尤为重要。可靠性预计是一种定量地评价智能电表的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也为智能电表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开展预计的关键是可靠性标准的选择,对常用的预计标准的原理,预计过程,优缺点进行了初步介绍。选取三种标准对某单相费控电能表进行可靠性预计,综合分析比较结果,GJB/Z299C标准的失效率远高于其他标准近乎两倍。
2019 Vol. 40 (6A): 60-63 [
摘要
] (
252
)
HTML
(1 KB)
PDF
(363 KB) (
391
)
64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手持式数字万用表全自动校准系统开发
彭诚, 丁蔚, 侯旭玮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4
基于机械臂、机器视觉设计了一套手持式数字万用表全自动校准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开发了自动测试程序、机械臂的运动控制系统及机器视觉识别系统。该系统解决了无法进行程控通信的仪器设备或者是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危险系数高的设备校准问题。最近通过实验测试结果验证,该系统完全符合相关国家规范使用要求,且具有测试效率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可将人工使用成本降低至原工作模式的30%。
2019 Vol. 40 (6A): 64-68 [
摘要
] (
256
)
HTML
(1 KB)
PDF
(771 KB) (
451
)
69
基于虚拟仪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计量校准程序
丁蔚, 彭诚, 李军, 侯旭玮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5
针对使用LabVIEW构建大型复杂的测试系统时,在代码复用、后期维护、升级扩展等方面的问题,开展LabVIEW Object-Oriented Program(LVOOP)技术研究,在LabVIEW平台实现了基于面向对象的电源自动测试程序开发。通过研究表明,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具有程序结构简单,重复工作少,灵活性、可扩展性强,修改和维护方便等优点,提高了程序质量,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至少减至原先的50%。
2019 Vol. 40 (6A): 69-74 [
摘要
] (
255
)
HTML
(1 KB)
PDF
(1349 KB) (
768
)
75
高稳定度标准电阻跟踪测量研究
蔡建臻, 黄晓钉, 潘攀, 国北辰, 游立, 王伟, 陈少华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6
介绍了多种构型的高稳定度标准电阻,并应用新型量子霍尔电阻测量系统跟踪测量多种无需使用油槽的高稳定度标准电阻。实验表明新型设计的无源无控温高稳定度标准电阻在室温环境中温度系数和24h噪声分布均优于传统商用型标准电阻,年相对漂移率<5×10
-7
。跟踪测量实验还发现某些种类的高稳定度标准电阻具有温度弛豫效应,对于10-8量级准确度的测量,应提前3d进行控温并跟踪测量,以保证测量准确度。
2019 Vol. 40 (6A): 75-78 [
摘要
] (
216
)
HTML
(1 KB)
PDF
(381 KB) (
166
)
79
一种提高矩形脉冲电流幅度测量准确度的方法
孙智, 高海峰, 李晶晶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7
针对传统示波器配套电流探头测量脉冲电流幅度不准的问题,利用Agilent 3458A型数字多用表高速数采功能和NPLC函数,对测得的脉冲幅度进行积分等数据处理,提出了一种提高矩形脉冲电流幅度准确度和有效位数的方法,即将数字多用表3458A和脉冲分流器组成脉冲电流测量装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22%,有效位数大于5位数,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同时介绍了基于编程软件LabVIEW的脉冲电流幅度自动测量方案。
2019 Vol. 40 (6A): 79-83 [
摘要
] (
229
)
HTML
(1 KB)
PDF
(597 KB) (
496
)
84
1mT~2.5T磁强计的校准
徐昱, 曹艳, 陈桂英, 周新华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8
针对1mT~2.5T范围的磁强计的校准需求,设计了一种磁强计校准装置。该装置的恒定磁场由磁场线圈和电磁铁产生,探头位置调节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能很好的保证探头霍尔片与磁场方向成垂直关系,整个测量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方便快捷。同时,阐明了磁强计主要技术参数的校准方法,其中对电磁铁磁场内的校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解决了磁强计校准的难题。最后,通过校准数字式磁强计的试验,在磁场强度1T测量点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92mT。
2019 Vol. 40 (6A): 84-88 [
摘要
] (
245
)
HTML
(1 KB)
PDF
(924 KB) (
472
)
89
一种用于高压损耗计量的精密相位测量装置
游立, 金海彬, 赵伟, 侯旭玮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19
为解决高压损耗计量标准中低功率因数相位差测量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通道数字采样的精密相位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数字化仪、自动通道切换装置和基于傅立叶变换的幅值相位测量软件实现相位测量功能,通过分压器和分流器扩展量程范围,装置通过自动切换装置自动校准,可修正采样装置的系统误差,并且可在低功率因数下验证测量误差指标,在50Hz工频相位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0005°。
2019 Vol. 40 (6A): 89-93 [
摘要
] (
231
)
HTML
(1 KB)
PDF
(930 KB) (
218
)
94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交通运动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汤元会, 张黎辉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0
针对实际道路环境中提取和检测运动目标问题,分析总结目前主要检测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通过提取车辆出入口、道路间距等先验知识,利用实际道路图像快速进行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摄像机位置固定且背景扰动不大的情况,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和多帧均值滤波能够很好实现背景搭建和背景重建,降低运算复杂度且计算量小。
2019 Vol. 40 (6A): 94-98 [
摘要
] (
249
)
HTML
(1 KB)
PDF
(1276 KB) (
303
)
99
标准电阻器研究现状与分析
崔绍颖, 扈蓓蓓, 颜晓军, 张军齐, 焦海妮, 王逸洲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1
对标准电阻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标准电阻器特性的因素,按照标准电阻器内部结构特点,划分为充油型和空气型2种类型,调查了国内外标准电阻器产品现状,并对比了同类结构下不同生产厂家的标准电阻器的技术指标,可为计量实验室建立直流电阻标准装置选择提供参考。
2019 Vol. 40 (6A): 99-102 [
摘要
] (
268
)
HTML
(1 KB)
PDF
(324 KB) (
332
)
103
霍尔大电流传感器频率特性分析
张军齐, 陈少华, 焦海妮, 王逸洲, 崔邵颖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2
霍尔大电流传感器在其频率特性中会出现二次输出信号衰减现象,设计了LT1005-S 1000A大电流传感器在50Hz~1kHz范围内,LT2000-T 2000A大电流传感器在50~400Hz范围内的频率响应试验;通过分析处理数据从客观上验证霍尔大电流传感器的输出性能:随原边电流幅值及频率增大而产生衰减的频率特性;为霍尔大电流传感器在计量校准及实际应用中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2019 Vol. 40 (6A): 103-106 [
摘要
] (
221
)
HTML
(1 KB)
PDF
(913 KB) (
225
)
107
手持式数字多用表自动校准装置的研制
康婷婷, 张磊, 王跃佟, 方非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3
数字多用表因为具有多种测量功能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部门、国防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与台式数字多用表相比,手持式数字多用表由于缺少程控接口,只能通过显示屏上的LED数字管显示测量数据,其自动化测试是电学计量领域的一个难题。介绍了研制的手持式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设计思路及各功能模块。研制的装置可满足日常手持式数字多用表的校准要求,且在保证校准结果准确的前提下,效率提高了72%。
2019 Vol. 40 (6A): 107-110 [
摘要
] (
249
)
HTML
(1 KB)
PDF
(761 KB) (
184
)
111
基于自动平衡电桥的LCR阻抗测量仪设计
扈蓓蓓, 吴康, 金海彬, 颜晓军, 王书强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4
针对目前计量标准级阻抗测量仪依赖于进口,国产商用仪器尚不能满足阻抗溯源要求等问题,设计和研制了基本精度达±0.02%的高准确度阻抗测量仪。在比较阻抗测量仪的设计原理及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自动平衡电桥法的阻抗测量仪。其硬件由FPGA核心板、半桥电路板、嵌入式触摸PC及供电电源组成;在VS2005平台上开发了上位机程序,通过RS-232接口和串口通讯协议,与测量硬件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实验验证,所开发的阻抗测量仪性能稳定可靠,能满足高准确度阻抗溯源的需要。
2019 Vol. 40 (6A): 111-115 [
摘要
] (
553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1230
)
116
基于云平台的充电桩虚拟智能计量检测与管理装置设计
陈蓝生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5
为充分实现新能源充电桩在运行中安全检测、计量检测、能源与行政管理的智能化,依托云端民生计量小镇平台,通过合理的集成检测装置开发、近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和云上数据存贮和管理,实现了全市充电系统的数据化、模块化管理,和充电系统周期检定、到货验收等环节的数据管理实时化;实现了示范站点视频监控和现场温度、湿度等安全检查监控;实现了电脑、手机等多端融合技术,实现监管部门、职能部门、运营企业、消费者和技术机构在各自角色和权限范围内的云端交流共享;实现了充电桩实体一物一码管理,进而推进现场执法检查、现场查验一码通的实施。
2019 Vol. 40 (6A): 116-121 [
摘要
] (
208
)
HTML
(1 KB)
PDF
(1694 KB) (
703
)
122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专用校验装置的设计
赵燕, 汪心妍, 管泽鑫, 王大龙, 孙晓研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在高电压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设备数量多,校验需求大,校验过程危险性大,特别是容易因为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目前国内缺乏专门为其设计的校验装置,为此特别设计了一款专用的校验装置,通过主动击穿模块、隔离保护模块、采样处理模块,分别在试验过程、安全保护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满足客户的校验需求。在保证校验安全的同时,增加对被校设备击穿过程的分析,进一步加强校验的准确性。
2019 Vol. 40 (6A): 122-124 [
摘要
] (
222
)
HTML
(1 KB)
PDF
(844 KB) (
219
)
125
基于威布尔分布和极大似然法的智能电能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王锐, 杨帆, 袁静, 徐新平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7
随着智能电能表的大规模使用,不再采用传统电能表的现场检测,而采取技术手段对电能表的可靠性及寿命进行科学预测将至关重要。针对智能电能表故障概率服从浴盆曲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威布尔分布的智能电能表失效率及寿命预测方法,并利用极大似然法求解威布尔分布模型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对国家电网计量生产调度平台(MDS)的智能电能表故障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并以平均寿命、额定寿命、中位寿命3种形式对智能电能表寿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好,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可以为智能电能表的性能评估及未来开展智能电能表的轮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19 Vol. 40 (6A): 125-129 [
摘要
] (
262
)
HTML
(1 KB)
PDF
(589 KB) (
345
)
130
时钟免维护固件易升级单相电能表设计
巨汉基, 王晨, 丁恒春, 袁瑞铭, 张建辉, 彭鑫霞, 尹建丰, 郭皎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8
针对现场运行单相电能表时钟偏差较大的问题,以及推进新型业务的需要,提出了一款时钟免维护固件易升级单相电能表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无线时钟同步技术实现时钟自动同步更新;采用固件广播升级技术实现同时升级多块单相电能表,升级时间降为原来的五分之一;采用低成本、高可靠性、易实现、易维护的简易文件系统,实现存储数据格式自动维护,避免丢失参数及数据。该设计保证时钟准确度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升级效率大幅度提高,现场维护工作量大幅度减少。
2019 Vol. 40 (6A): 130-135 [
摘要
] (
268
)
HTML
(1 KB)
PDF
(2068 KB) (
168
)
136
电能表EMS在线测试系统的综合去耦网络研究
刘建波, 杨梅, 李文强, 马雪锋, 闫红蕊, 赵燕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29
对电子式电能表进行EMS测试,需要开展如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射频电磁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传导抗扰度等试验,电能表检定装置受干扰甚至不能正常工作。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宽频率电压去耦网络、电流去耦电路和非接触式误差模块,提出了一种抑制EMS试验中干扰信号的方法,应用共模高频LC去耦电路、共模中频LC去耦电路、差模LC去耦电路、二级共模高频LC去耦电路,提高电能表检定装置的电压线路、电流回路、辅助信号线路抗干扰能力,使得电能表检定装置在强干扰环境中能稳定输出。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该综合去耦网络后,电能表检定装置的EMS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019 Vol. 40 (6A): 136-139 [
摘要
] (
240
)
HTML
(1 KB)
PDF
(1038 KB) (
184
)
热学计量
140
物联网模式下变压器温控器远程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
许静, 李正文, 李光, 王超, 范优子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30
针对变压器温控器校准试验耗时长、作业危险等问题,结合物联网模式下云计算技术对变压器温控器校准装置及其远程测控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云技术的变压器测温装置远程校准系统,该系统搭载GPRS通信单元,把多台恒温槽、开关量采集系统、终端设备等资源通过物联网形式统一通信,实现了远程智能识别、监控和托管功能。该系统在辽宁某220kV变电站进行应用,运行平稳高效。
2019 Vol. 40 (6A): 140-144 [
摘要
] (
236
)
HTML
(1 KB)
PDF
(1621 KB) (
781
)
流量计量
145
测温元件加工及安装对喷嘴标准装置校准数据的影响分析
刘喆, 张福元, 宋超凡, 李振林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31
为进一步验证测温元件大小及安装位置对喷嘴计量数据的影响,选取了A站、B站和C站喷嘴标准装置的校准数据与JJG 620计算的标准值进行了比对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验证。结果表明:测温元件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JJG 620—2008和GB/T 21188—2007的要求,对于测温元件不符合要求的喷嘴应在校准范围使用,不可外延。
2019 Vol. 40 (6A): 145-149 [
摘要
] (
223
)
HTML
(1 KB)
PDF
(458 KB) (
318
)
电离辐射、标准物质与生物计量
150
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检测天然气水露点的不确定度评定
邹伟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32
对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进行了全面的不确定度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对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合成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利用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当包含因子
k=2,置信概率为95%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8℃。该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结果准确度高等特点。建议通过增加检测次数,提升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9 Vol. 40 (6A): 150-153 [
摘要
] (
276
)
HTML
(1 KB)
PDF
(324 KB) (
185
)
计量学总论
154
基于风险评估的实验室内部质控管理
王乾娟, 李晶晶, 罗春妹, 金海彬, 王薇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33
为帮助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加强质量控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需求的内部质控方案,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借助风险辨识和评估的手段,对内部质控风险辨识的原则、风险评估的参考模型、典型的风险辨识和分析方法及案例、与人员设备方法等相关的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内部质控风险管理的实施要点进行了阐述。
2019 Vol. 40 (6A): 154-158 [
摘要
] (
301
)
HTML
(1 KB)
PDF
(723 KB) (
300
)
159
2种常用非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合成
费添豪, 王锐, 班亚, 徐新平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34
为解决计量测试工作中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问题。首先,对简单的两均匀分布进行了概率密度函数合成,得到了半区间不等的两均匀分布合成为梯形分布,半区间相等的两均匀分布合成为三角分布,并给出其合成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其次,将三角分布与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了合成,得到了合成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并绘制出其图像,从概率密度函数的角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的角度分别计算出合成分布的方差,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并用蒙特卡洛法对60000个服从均匀分布和60000个服从三角分布的数据进行模拟,所得到的曲线与合成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完全一致。
2019 Vol. 40 (6A): 159-163 [
摘要
] (
252
)
HTML
(1 KB)
PDF
(668 KB) (
354
)
力学计量
164
提高守时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及方法研究
班亚, 袁静, 刘洪静, 王锐, 杨帆, 罗浩, 费添豪
DOI: 10.3969/j.issn.1000-1158.2019.6A.035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稳定可靠的时间频率信号产生与保持变得日趋重要。为提高守时系统可靠性,构建了工作钟和备份钟一致性测试系统,通过同步算法实现主备原子钟相位和频率同步,设计了溯源链路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下的原子时驾驭方法,阐述了守时系统软件、硬件和环境因素的设计要求,从而全面保证守时系统达到高可靠性要求。
2019 Vol. 40 (6A): 164-168 [
摘要
] (
238
)
HTML
(1 KB)
PDF
(1825 KB) (
277
)
信息动态
·
《计量学报》“生物计量”专刊征稿通知
·
《计量学报》变更为月刊公告
·
关于征集2019-2021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选的通知
·
关于召开“第12届中日韩计量测试学术研讨会”通知
·
关于开展“2019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
快讯︱《计量学报》2019年增刊征稿啦!
·
电子专刊阶梯波研究论文专辑
·
关于召开“纪念5.20世界计量日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更多>>
友情链接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
中国计量网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万方数据
更多>>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总局
主办单位: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出 版:
计量学报编辑部
周 期:
月刊
编 辑:
计量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 编:
崔丽红
邮发代号:
2-798
国内定价:
全年1200.0元
单价100元/期
京ICP备:14006989号-1
版权所有 © 《计量学报》编辑部
地址:北三环东路18号(北京1413信箱)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271480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